精準發力產業扶貧
河北石家莊市質監局駐贊皇縣石碑村工作組推動全村共同脫貧
□ 通訊員 焦 強 吳炳衛
精準扶貧和做菜是一個道理,只有對胃口,才能真解饞。從去年2月份,河北石家莊市質監局開展駐村精準扶貧工作以來,針對石碑村貧窮落后的村情,工作組精準發力產業扶貧,實施了一系列扶貧方法,帶領村民共同脫貧致富。
無石無礦、無主導產業,種點薄田來度日,打幾份零工把家養,全村281戶950人,貧困發生率達58%,人均收入僅2300元……這是贊皇縣石碑村過去的生活狀況。如今,該局駐村工作組駐村以來,村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,路更寬了,地更凈了,天更藍了,水更甜了,村民錢包也鼓了,人文環境也更靚麗了,村民的生活過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。
工作組駐村以來,牢牢抓住增強自身造血功能、促進整村脫貧這個牛鼻子,大力幫助村民發展傳統種植業,尋求脫貧致富路徑。工作組跟石碑村“兩委”班子一道赴鄉里、跑縣里、找領導、尋專家、訪企業,因地制宜在該村創建了小麥套餐肥高產創建示范基地,引導村民科學種田。為解決技術和肥料問題,工作組千方百計請來了河北方舟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石家莊雙聯復合肥有限責任公司農技專家進村辦班,現場指導,測土配方,贈送配方肥52噸,這些實實在在的措施贏得了全村農民的響應和支持,目前,小麥豐收在望。
工作組還積極協助該村成立了第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,致力于探索適合本村的鴕鳥養殖。目前,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。貴榮種植專業合作社、千綠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、潤農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也隨后成立,嘗試種植金銀花、核桃、雜交谷等經濟作物,目前已經初步受益,較好地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。下一步,工作組將通過土地流轉、帶地入社等方式,逐年增加合作社社員,為整村精準脫貧提供保障。
為了解決發展傳統種植業生產的設備設施配套難題,工作組積極爭取并建好、用好省市扶貧項目。引進幫扶資金30萬元,協調引進幫扶資金59萬元,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7個,特別是幫助村民開通村北作業路,為近70戶群眾解決了耕種難題;為解決群眾普遍反映的農田水利澆灌難問題,排除一切困難,利用20天時間,緊急建成澇池兩座,有效解決了村民春種缺水及小麥澆地等問題。
與此同時,該局駐村工作組依據轄區村居地理環境、光照條件、電網狀況等實際,探索開展“光伏扶貧行動”,為貧困人口帶來細水長流的經濟收入,實現由“輸血扶貧”向“造血扶貧”。
在村未利用閑置的荒地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,利用太陽能發電,不光是節能環保,還有良好的經濟效益。為帶動當地村居和農戶盡快走上脫貧致富道路,工作組多方積極主動向縣領導匯報,與專業部門協調、合力推進,目前,該項目已經落地,預計今年實施,實施后將給村民帶來穩定的收入。
通過合作社發展規模種植,全村解放出來不少勞動力。為了實現可持續脫貧,工作組從技能培訓入手,動員農民參加縣、鄉組織的果樹培養技術、育嬰員等培訓,對農民進行引導教育,在實現每戶至少有一個種養明白人的基礎上,積極引導富余勞動力開闊思路,發展多種經營,拓寬增收渠道。
通過梳理有培養潛力、有經濟頭腦、有致富熱情、有群眾基礎的一批“四有”農民,工作組在政策上予以支持,在資金上予以傾斜,在人力物力上予以幫助。并充分發揮引領、示范、輻射、帶動作用,以點帶面,重點培養,多點開花,最后達到百花齊放、共同富裕。讓老百姓學有方向,干有目標,真正找到符合自己脫貧致富的正確道路。同時,工作組通過廣播喇叭、廣告板發布務工信息,引導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,實現全村年打工收入超過200萬元以上。 《中國質量報》